1.13万平方公里的徐州土地上,一股巨大的暖流振奋激昂。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来到徐州,走进徐工。在徐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23000名徐工人,也面向亿万国人发出了“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的最强音!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是对徐工的极大鼓舞、更是对徐工人的亲切关怀。一年来,徐工集团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牢记职责使命,锐意改革创新,按照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三有一可”的徐工高质量发展理念,呈现出崭新气象,迸发出强大活力,以“几十年磨一剑”的磅礴气势,凝聚起振兴民族制造业的强大力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助力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我们的站位要更高,创新的决心会更大,实干的劲头将更足。”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的目标坚定:冲顶世界级!这是对总书记嘱托的有力回答,更是为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亮丽答卷。
厚积薄发
以“技术领先、用不毁”铸国之重器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主要还是靠我们自主发展。要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节点,在核心技术突破上,徐工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一次次自我超越中,彰显“大国工匠”的决心:“技术领先、用不毁”。
12月9日,被誉为“中国工业界奥斯卡”的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徐工集团“超级移动起重机创新工程”项目一举摘得中国工业大奖,这已是徐工第二次获此殊荣。
超级移动起重机被工程装备行业公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技术“珠峰之顶”。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核心价值观的徐工人,按照“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金标准,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下,全力推进超级移动起重机创新工程,使中国与德国、美国一起成为世界上仅有的3个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千吨级超级移动起重机的国家,创造并保持了全球第一吊4000吨级大型履带起重机、2000吨级大型全地面起重机的世界纪录,技术性能、质量可靠性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超级移动起重装备站上了世界之巅。
在上个月的上海宝马国际工程机械展上,有这样一个场景,格外震撼。高度达3层楼、犹如巨型蓝鲸般大小的“神州第一挖”700吨位液压挖掘机现场灵活展示着它的雄姿,热情的观众比肩接踵、项背相望,这个擎天巨物的每一个力拔千钧的动作都引起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惊呼。
“我们攻克了多齿同步啮合等4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某些参数甚至保持领先。”徐工700吨液压挖掘机项目总设计师杨裕丰说,“比如进行挖、举、放等一次作业的时间,国外产品需要35秒,而我们只用28秒。”
类似的技术突破,在徐工集团数不胜数。全球首创智能臂架技术、国内首创火场感知监控技术、国内首创装载机物联网信息化主动维保技术……今年徐工新获专利805项、发明专利209项、PCT国际专利11件;累计拥有授权专利6384项、发明专利1339项,PCT国际专利34件。
创新,不断创新!徐工人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时的殷殷嘱托,为国家摆脱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不断贡献着“徐工力量”。徐工液压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陈登民介绍,今年,他们建成亚洲自动化程度最高、行程最长的冷拔机,其最大冷拔长度可达18米,能满足徐工所有大吨位起重机油缸的需求,极大解决了目前冷拔管制造的瓶颈。
“永远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要有紧迫感。过去粗放发展碰上天花板,必须用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指引我们爬坡过坎一路前行。”王民保持一贯的谦虚。
如今的徐工集团,已发展了工程起重机械、铲运机械、混凝土机械等14大门类、39个产业、7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走出一条自主摸索、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乘胜追击
以“新中国名片”落笔国际化答卷
国有企业要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习近平
在澳大利亚西部纽曼镇,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企业——必和必拓的铁矿项目正在这里开采。由徐工生产的矿用平地机,对方一口气买了3台,而且保持长期合作,一举闯入高端市场。澳方的评价很高,“产品扎实、厚重,动力性能也不错”。
在徐工的战略规划中,如果说创新是根,那国际化就是叶,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从1992年出口第一台设备到遍布五大洲,从海外收入每年不足千万美元到超过23亿美元,从中低端用户到高端用户,从产品走出去到人员、服务、资本走出去,徐工集团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成为加大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生动实践。
2018年,在中国工程机械新的全球之旅中,徐工按照总书记“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嘱托乘胜追击,坚定前行。
一年来,徐工的国际化迈出了一个新步伐:“洋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越走越宽,从全球物联网大会到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从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展到中国(巴拿马)综合品牌展览会,徐工一次次亮相国际舞台,吸引世界目光。3大海外研发中心、15大海外制造基地和KD工厂汇聚“全球智慧”,发起成立全国首家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战略联盟,产品远销182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6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
海关数据显示,徐工品牌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行业平均增幅一倍以上,出口收入创近五年新高。在“一带一路”国家,徐工实际投资已超过30亿元,产品覆盖沿线97%的国家和地区,销售额占比达73%,其中35国出口占有率第一,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徐工品牌占有率超过60%,徐工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实体经济“中国名片”。
“徐工将继续牢牢把握中国工程机械在世界崛起的战略机遇,大步走向全球高端市场,保持出口翻番增长强劲势头,到2020年实现国际化收入占比50%的战略目标。”王民坚定的表示。
心无旁鹜
以“一根筋”精神执着实体经济发展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国有企业要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习近平
审天下势以应天下物。全球经济开启新一轮竞争格局之际,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正触动业界的广泛思考。“我们必须把握住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我们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一年前,在起重机、压路机、挖掘机错落排开的广场上,习总书记的指示,为“一根筋”坚守装备制造主业的徐工人再次注入了蓬勃信心和澎湃动力。
2018年4月,英国KHL权威发布2018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徐工集团再度跃升两位,位居第六,在中资企业中排名第一。成绩取得的背后,正是徐工凭业绩与贡献、扎实与苦干,才能创下历史新高。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也走到了提质增效的重要关口,而身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2018年,徐工却依靠对主业的坚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1-11月份,徐工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1.2%,利润同比增长67.7%,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4.4%,今年预计营业收入破千亿,持续领跑行业。
“牢记总书记教导,不负总书记重托。对党忠诚,为国争光。无愧时代,无愧徐工……”在2018年度徐工集团经济工作会议中,与会人员集体宣誓的激昂一幕,就是徐工坚守主业的一个缩影。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徐工在栉风沐雨中披荆斩棘。在王民董事长执掌徐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徐工坚持以工程机械为主业和品牌经营发展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过,这被王民董事长称为“一根筋”精神,也成就了徐工独特的文化长板。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习总书记曾以“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来形容我党走过的路。在这个重要思想指引下,王民董事长提出,徐工要代表中国,打好攀登世界工程机械“珠穆朗玛峰”的攻坚战役。如今的徐工,就好比上到了珠峰八千米高度,还有几百米就要登上峰顶,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在“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的产业报国信念驱动下,全体徐工人将以不畏艰险的意志,以百倍的信心、耐力和智慧,奋力登顶世界巅峰,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做出无愧于总书记瞩托,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杰出贡献!